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及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,总务后勤党总支于7月2日组织党员干部30余人,前往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,开展了以“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 振兴中华”为主题的党日活动。
下午3时,党员们抵达陈列馆。这座承载特殊历史记忆的建筑,曾是日本侵略者镇压抗日志士的监狱,1950年起成为改造982名日本战犯、71名伪满洲国战犯的特殊场所,见证了包括末代皇帝溥仪在内的战犯从"侵略者"到"和平使者"的转变历程。走在青灰的走廊里,斑驳的墙垣、陈旧的设施,仿佛在无声诉说那段波澜壮阔的改造史,让在场党员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震撼。

在《改造日本战犯历史陈列》展厅,战犯的忏悔日记、手作工艺品、医疗档案等珍贵文物,与历史影像交相辉映。特别看到侵华日军中将藤田茂改造后投身中日友好事业的事迹,党员们纷纷驻足沉思——"曾经的侵略者能转变为和平使者,这背后是党的政策力量,更是中华民族的宽宏胸襟。"

移步《改造末代皇帝专题展》,展柜中溥仪的补袜板、打补丁旧衣和学习笔记,成为最生动的"教科书"。讲解员介绍:"这位曾经连补袜子都不会的'皇帝',后来主动扫厕所、浇花,在劳动中重塑了人生。

在旧址遗迹区域,那些保存完好的监舍木床、俱乐部设施、医务室的老式药瓶,无处不彰显着管理所对战犯的人道主义关怀。最为引人驻足的,是那座由日本战犯自发捐资建立的“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”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是对我们发出的强烈警示——维护和平,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担当。
此次活动既是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的重要举措,也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。党员们纷纷表示,将以活动为契机,把历史感悟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,以更饱满的热情做好校园"大管家",让红色基因在后勤服务中绽放新光彩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保障。总务后勤党总支将持续深化红色基因传承工作,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、常态化,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将参观学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,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